欧洲导弹公司能力出众,一口气推出五种科幻导弹

欧洲导弹公司能力出众,一口气推出五种科幻导弹

解决方案goocz2025-02-01 12:10:5731A+A-

近年来,欧洲导弹(MBDA)公司陆续提出多个新型导弹武器系统概念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针对2030年前后各军种作战需求,在导弹武器系统概念、功能使用、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对未来新一代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的判断与思考。

针对2030年后作战需求开发新型导弹武器系统概念

欧洲导弹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开发与生产制造公司,销售额约占欧洲导弹工业的70%,自2010年以来,在每年的重大国际防务展上,都会推出一个导弹武器系统概念研究项目,截至目前,至少推出5个,其发展目标不再局限于提高导弹的射程、精度等性能,而更加关注侦察监视、毁伤评估、网络化环境下的火力协同等功能的实现。根据设想,这些系统将于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

这5个导弹武器系统概念项目分别是:2010年推出的CVS101步兵未来智能武器系统,由CVS101-137“狙击手”和CVS101-96“强制者”组成,可单兵或车载使用,该系统包括两种导弹和两型发射器,外加相关的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单独使用),旨在满足城区作战的挑战性需求。

2011年推出的CVS401“英仙座”(Perseus)海军打击导弹系统,是一种远程超声速巡航导弹,可空射、舰射和潜射,在7分钟内打击300千米外的快速运动目标。

2012年推出的CVS301无人机载导弹系统,由发射装置及通信单元、侦察/打击导弹(可装战斗部或传感器)、低附带毁伤轻型导弹和地面控制单元构成,旨在为无人机提供一种情报、监视、目标截获、侦察和打击能力,确保从防区外精确打击目标。

2013年推出的CVS302“重装步兵”(Hoplite)地对地导弹系统,采用同一平台发射的S型(攻击用)和L型(侦察/攻击巡飞)两种导弹,L型可为S型指示目标,并评估S型导弹的毁伤效果,最后对自身分配的目标进行攻击,它们协同作战使用,火力攻击和迅速反应能力强。

2014年推出的CVW101“层云”(STRATUS)导弹指挥控制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分布式体系概念,通过将部署在战场上地理位置分散的全部资源、传感器与导弹武器系统联网,建立一整套覆盖全部战场地域及空域的虚拟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战场资源,为本地导弹系统进行指令控制和任务控制,提高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增强火力并缩短时间,满足未来20年后面临的复杂、动态及不稳定的战场环境作战需求。

表1 欧洲导弹公司新型导弹武器系统概念研究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应用方向技术和性能特点
2010CVS101步兵未来智能导弹武器系统陆军,单兵/班组携带或车载,主要用于城区作战导弹采用“类眼睛”近红外波段的光电导引头、兼具杀爆和聚能破甲功能的多效应战斗部,弹翼和尾翼采用形状记忆效应材料。CVS 101-137“狙击手”导弹重900克,长230毫米、弹径40毫米,战斗部重约200克,推力矢量控制,飞行速度超过450米/秒,射程30~1500米;CVS 101-96“强制者”导弹重约4.5千克,长约680毫米、弹径80毫米,配用1千克的多效应战斗部,飞行速度约200米/秒;直射模式下,最大射程超过2.5千米;间射模式下,最大射程超过5.5千米
2011CVS401“英仙座”海军打击导弹武器系统海军,空/舰/潜射,用于执行反舰和对陆攻击任务远程超声速巡航导弹,采用连续爆震波冲压喷气发动机、有源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复合导引头、模块化子母战斗部、低可探测设计等技术。导弹重800千克,长5米,有效载荷200千克,射程300千米,巡航时间7分钟
2012CVS301无人机载导弹武器系统陆海空三军,无人机载,用于执行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任务,以及防区外打击轻型装甲车及人员等目标巡飞弹和导弹联合使用,采用电动涵道风扇发动机、可见光/近红外和激光半主动复合导引头,多模战斗部。“卡厄鲁斯”巡飞弹重100千克,长1.8米,弹径180毫米,翼展总长2米,有效载荷1千克,可配装战斗部或传感器,巡飞时间2小时;“格拉迪斯”导弹重约7千克,弹长800毫米,弹径80毫米,弹翼长440毫米,多模战斗部重约1千克,飞行速度为亚声速,射程30千米
2013CVS302“重装步兵”远程导弹武器系统陆军和海军,用于执行远程精确打击、目标指示及毁伤评估等任务同一平台发射“重装步兵”S型和L型两种导弹,S型重120千克,长3.2米,弹径180毫米,采用激光雷达导引头,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可调整战斗部,飞行速度1.5~3.5马赫,射程160千米;L型重135千克,长3.75米,弹径180毫米,采用红外/射频/激光雷达复合导引头,火箭助推动能侵彻战斗部,飞行速度0.6~3+马赫,射程140千米。L型可为S型指示目标,并评估S型导弹的毁伤效果,也可以攻击选定的目标
2014CVW101“层云”导弹指挥控制系统适用于复杂、动态及多变的战场环境提出了武器系统信息互通的“共享池”概念,采用资源共享技术、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指令控制通用核心接口技术等,具备高效灵活的网络化作战能力和及时的火力投送能力

这些导弹武器系统概念项目涉及的导弹类型包括单兵便携式导弹、反舰巡航导弹、无人机载导弹、战术地对地导弹等,富有创新性和引领性,孕育着新一代导弹的产生与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这5个导弹武器系统概念项目,全面推动导弹系统的总体概念、制导控制、有效载荷、弹用动力以及平台发射等多项技术领域的发展,采用超前技术方案,对未来导弹武器系统技术的发展进行探索研究,充分体现了概念引领的重要价值。

以上这些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特征和性能特点参见表1。

新技术应用推动未来导弹武器系统效能提升和功能拓展

重点在导弹总体方案、制导控制、载荷、动力以及材料等技术领域开展探索研究,是欧洲导弹系统公司实现未来新型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提升和作战功能拓展的主要技术途径。

1.制导系统方案创新性强,多模制导体制得到广泛应用

在精确制导技术方面,除CVS 101导弹采用仿人眼光电导引头(工作在近红外波段,视场中心分辨率高、周边的分辨率低)外,其他导弹均采用复合导引头,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提升性能,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复合导引头、可见光/近红外+激光半主动复合导引头、激光雷达+激光半主动复合导引头。其中,采用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的复合制导技术,可提高导弹在复杂背景下识别目标的能力及抗干扰能力。近年,美国已对上述两种制导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激光雷达制导技术在“洛卡斯”巡飞弹中进行了演示验证,应用前景广阔。

2.弹载有效载荷进一步拓展使命任务,多效应、可调整、模块化特征凸显

在弹载载荷方面,新型导弹充分体现出多用途、低附带、高效灵活毁伤的特征,技术创新性强。CVS101导弹采用兼具杀爆和破甲功能的多效应战斗部,可根据目标类型产生不同的毁伤效应;CVS301导弹采用低附带毁伤多模战斗部,可产生爆炸成形弹丸或定向破片攻击目标;CVS302导弹采用侵彻爆破战斗部,末段利用火箭发动机加速,具有更强的侵彻能力,可打击坚固目标;CVS401导弹子母式战斗部设计独特,包括1个重200千克的主战斗部和2枚重40千克的无动力子弹药,既可以分别攻击一个区域内的分散目标,也可集中攻击一个目标的不同部位,或作为整体式战斗部攻击目标,提高毁伤效能。

3.弹用动力新技术发展活跃,速度调节范围宽

在弹用动力技术方面,多数导弹采用了创新的动力系统,包括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连续爆震波冲压发动机、电动涵道风扇发动机,具有较宽的飞行速度调节范围,可从亚声速到3~4倍声速。例如,“重装步兵”-S导弹动力装置采用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为1.5~3.5马赫,发动机可在弹道末段加速导弹,以提高战斗部的侵彻动能,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攻击目标。

4.作战使用灵活高效,新材料、网络化等技术应用步伐加快

在弹用新材料技术方面,出现了可变形材料技术,如CVS101导弹的“十”字形弹翼和尾舵均采用形状记忆效应材料制成,外形尺寸可变,以满足打击不同距离目标的需求。此外,新型导弹广泛采用数据链技术,可在战场内互通信息;“层云”导弹武器系统概念项目涉及武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分布式协同以及指令控制通用核心接口等技术,可将战场内所有的武器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从而具有高效灵活的网络化作战能力和及时的火力投送能力。

全文完,谢谢阅读。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goocz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果子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