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即服务”平台发展要不断“破圈”

“出行即服务”平台发展要不断“破圈”

解决方案goocz2025-02-25 11:26:2716A+A-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独行快、众行远,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生态圈让出行更加绿色与美好。”在今天举行的服贸会北京MaaS(出行即服务)生态圈发展论坛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特聘总工程师刘莹介绍了北京MaaS生态圈发育总体情况及下一步路径。她认为北京MaaS平台的发展体现了地区特色,但未来仍需不断“破圈”,走出交通和学术领域,让更多的公众真正了解并认可这一模式。

刘莹表示,从国际视角上看,MaaS概念自2014年提出后,2016年开始大规模发展,但在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很多平台大规模退出,只有芬兰、荷兰、中国、日本等几个国家的平台仍在稳定运行中。中国的MaaS平台发展经历了跟跑、并跑以及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过程,是智慧交通的重要发展升级方向。

MaaS是英文“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的简写,它是近年来全球交通领域出现的新理念,通过一体化交通出行和一站式服务,改善市民公共出行体验。但它从诞生之初开始,围绕着“到底什么是MaaS”“如何通过MaaS服务好公众出行”等问题,交通行业和学界就始终在不断探讨中。

刘莹说,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概念其实并不足以指导我们自己的实践。所以一开始我们就从自己的城市和交通特色入手,关注的门到门的出行链服务,MaaS不只是一个App,或者概念,而是一种新的服务体系。

“通过任何一种公共交通方式,都难以真正实现‘门到门’的出行,而MaaS平台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计算,为市民规划出更优化的交通组合出行。”刘莹说,北京模式可以总结为“小步快跑”,发展横跨四年,历时35个月,探索了一条具有本地化特色的路线。

她将北京的MaaS模式概括为“有认知、有服务、有底座、有赋能、有生态”。对于城市治理、交通治理,MaaS能起到很多的作用,而对于个人而言,MaaS也能起到缓解出行中不确定性的效果,市民的出行感受将更舒适、更可靠、更安全,还实现了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机制闭环,市民绿色出行可以获得实际的奖励。截至目前,北京MaaS平台用户超3000万人,日均服务绿色出行600余万人次,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量20万余吨。生态圈的建立也有了明显的成果,传统运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实现商业价值的合并。

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的相应补贴,MaaS碳普惠的效应得到了放大。“按照市场情况,1000g的碳排放的价值大约为五分钱,但经过企业的放大后,用户实际上能获得两元钱左右的奖励,可以说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了。”

北京日均出行人次约4000万,30%市民的通勤时间超过60分钟,这样的交通状况也让大家对于MaaS的作用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对MaaS 2.0模式进行展望时,刘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MaaS平台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破圈”,走出交通和学术领域,要让更多的公众真正了解并认可这一模式。

“一体化服务如何在身边?社会传播力如何广破圈?碳资产价值如何深开发?商业化模式如何可持续?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刘英认为,下一步的重点是关注场景的开发,可以将停车、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等场景都纳入进来,进一步增强公众使用MaaS服务时的获得感。此外,一些金融机构也将逐步加入,带来更多的金融创新,为MaaS碳普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对于“个人碳账户”的研究与探索等基础性的工作还有待政府部门的统筹努力。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陈荻雁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goocz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果子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