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善赢—公文中的“战争隐喻”如何翻译成英文?
近日,在一份招商引资类半年总结公文中看到“善战善赢”这个词。
如何将其翻译成英文呢?
某翻译软件给出的答案是:
善战善赢Good at fighting and winning
战争隐喻是公文写作中常用的隐喻架构。如何将战争隐喻既准确、严谨,又传神的翻译成英文,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Fight指作战、战斗。在一份主题为招商引资的政府公文中,此处的“战”并非指真的打仗、战斗,而是一种隐喻,可以理解为葆有“能打能拼”的战斗精神,不停克服困难,完成工作目标。
所以,将“善战善赢”生硬翻译为fight和win 并不能有效达意。
笔者认为,此处较为合适的翻译为:
善战善赢Be indomitable and resourceful
Indomitable: incapable of being subdued:UNCONQUERABLE不屈不挠的;不服输的
Resourceful:able to meet situations : capable of devising ways and means 足智多谋的、机智的,能找出解决方案的
indomitable里隐含“不可战胜”之义,与中文里的战争隐喻相呼应,传达出勇于拼搏的精气神;resourceful则体现出不是一味蛮干、做无意义坚持的做法,而是懂得用策略、讲究方法,目标为导向,很好的诠释了“善赢”这一概念。
在外宣翻译战争隐喻时,既要保持严谨准确,又要努力跨越中外在语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注意减弱政治方面的对立性,提高传播有效性。
不过,是否所有的战争类隐喻都要向受众靠拢,进行转译呢?答案当然是否。
改天再探讨那些原汁原味保留了战争隐喻的翻译实践吧。
欢迎一起研究探讨。